与洛阳有关的100个历史名人系列之五十:武则天

发布时间:2023-02-09 00:32 阅读次数:
本文摘要:作者按:一座都会因为一些历史精英的运动而变得生动和浪漫,因为某些名人而彰显和扬名。历史名人用他们的思想、他们的创作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个地域、一座都会。洛阳是一座从来就不缺少名人的都会,自夏代建都洛阳开始,在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长廊中,洛阳曾泛起过无数的良好人物,他们或引领了历史的偏向,或渲染了历史的色彩,或粉饰了历史的天空,他们的爱恨悲欢都交织在这片河洛沃土之上。

爱游戏体育官网

作者按:一座都会因为一些历史精英的运动而变得生动和浪漫,因为某些名人而彰显和扬名。历史名人用他们的思想、他们的创作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个地域、一座都会。洛阳是一座从来就不缺少名人的都会,自夏代建都洛阳开始,在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长廊中,洛阳曾泛起过无数的良好人物,他们或引领了历史的偏向,或渲染了历史的色彩,或粉饰了历史的天空,他们的爱恨悲欢都交织在这片河洛沃土之上。我们以历史时期为线索,选取了洛阳在中国以致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位著名人物,他们有功高盖世的政治首脑,真知灼见的思想巨擘,有勇有谋的传奇英雄,妙笔生花的文坛泰斗,匠心独运的艺术大师,铸造科技辉煌的科学精英……时间跨度从商代到近代,形貌了三千多年洛阳的历史历程。

我们将他们人生旅途中与洛阳关系密切的部门加以展开叙述,或写他们在洛阳期间的生活、事情、奋斗历程,或写他们对洛阳的种种孝敬,或写洛阳对他们思想、事业的生长所发生的重要影响,这些故事或波涛壮阔,或细语浅唱,或诙谐滑稽,或令人回味,读者相识这些人物,就基本掌握了洛阳历史的人物英华。洛阳是一座文假名城。

历史名人在此聚首并演绎其精彩人生,塑造了洛阳在世界都会之林的文化气质,彰显了洛阳这座都会的人文辉煌!今天推出与洛阳有关的100个历史名人系列之五十:武则天武则天 武则天(624年-705年),名武曌(zhào),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县东)人。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天子,也是即位年事最大(67岁即位)、寿命最长的天子之一(终年82岁)。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的秀士,唐太宗赐号“武媚”,唐高宗时初为昭仪,后为皇后,尊号为天后,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,683年-690年作为唐中宗、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,期间,更名为“曌”,寓意自己似乎日、月一样高贵,凌挂于天空之上。

后自立为天子,定洛阳为都,改称神都,建设武周王朝,神龙元年(705年)正月,武则天病笃,宰相张柬之发动叛乱,武则天退位,后病逝于洛阳上阳宫,享年82岁。历代帝王当中,武则天对古都洛阳建设的孝敬最大,留下的遗迹最多。从麟德二年(665年)开始武则天与高宗就恒久居留在洛阳,除了国家大典之外,很少回到长安。天授二年(691年)正月,武则天在万象神宫接受尊号,称圣神天子,划定旌旗以红色为上,定都在神都洛阳。

武则天为定都洛阳举行了一系列的经心准备。光宅元年(684年)九月,为提高洛阳的职位,改东都为神都。批准武承嗣的请求,追封武氏祖先为王。

武则天还为定都洛阳大造舆论。垂拱四年(688年)二月,武则天以僧人薛怀义为使,毁乾元殿作明堂;四月,武承嗣下令同泰将伪造的刻有“圣母临人,永昌帝业”字样的白石进献武则天;五月,武则天接受所谓“宝图”,来到洛阳南郊,举行仪式告谢昊天,然后驾临明堂,命诸州都督、刺史及宗室、外戚于拜洛前十日云集神都;七月,更名“宝图”为“大授神图”,封洛水为显圣,并立庙;永昌元年(689年)正月,武则天亲享明堂,大赦天下。次年正月,又享明堂,并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,以“曌”字为名;七月,颁《大云经》于天下。

九月,自立天子,改国号为周,改元天授,在洛阳立武氏七庙;天授二年(691年)七月,又颁令迁徙关内雍、同等九州黎民户数十万来充实洛阳。提起武则天与洛阳,很容易就想到她与牡丹花的故事。听说武则天当了天子之后,有一年隆冬时节大雪纷飞,长安城里一片皎洁。

大臣们讨好地对武则天说:“万岁治国有方,威震四海,如今天下太平,瑞雪纷飞,明年一定五谷丰登,国泰民安。”武则天听了这话,心里十分兴奋,她命宫娥摆开宴席,准备饮酒赏雪。纷歧会儿酒宴开始,武则天与大臣们有说有笑,一边喝酒,一边吟诗。

她乘着酒兴,走到院子里鉴赏雪景,只见后宫院内白雪皑皑,花卉树木银装素裹,好一派清雅的雪景!可是,武则天突然以为,这里随处都是白的,看上去未免单调,花卉树木也凋零了,心里就有了几分不快。这时她已有几分醉意,摇摇摆摆站立不稳。宫女们劝道:“天色不早了,万岁起驾回宫吧。

如果另有兴致,明晨再来赏雪不迟。”武则天也以为难以支撑,就由宫女扶着回宫了。但她的心里还是有一点儿遗憾,就叫宫女拿来文房四宝,写了一首诗:“明朝游上苑,敏捷报春知;花须连夜发,莫待晓风吹。”写完,她就模模糊糊地睡着了。

第二天一大早,宫女们打开宫门,来到上苑一看:啊呀,只见满园花开,万紫千红,竟像是春天来了!她们兴奋地禀报:“启禀皇上,上苑的百花连夜开放了!”武则天以为很奇怪:这大冬天的,百花怎能盛开呢?她走到案前一看自己写的诗歌,全明确了——百花奉旨开放,我的权力还是大呀!武则天心中大喜,就带着宫女们一阵风似的来到上苑。再说上苑的百花,原来正在休养生息,准备来春献花,突然接到武则天的圣旨,命她们连夜开放,一个个手忙脚乱,说:这可怎么办?只有花王牡丹不予理睬,她说:“花儿开放自有纪律,随时随季而开,岂能违背天时乱开?武则天也太蛮横了,怎么下了这样的圣旨?众姐妹且自管休息,不要理她!”百花却有些担忧,说:“姐姐您是花王,可以反抗女皇。可我们是普通花木,道行尚浅,不敢与她抗争呀。”牡丹仙子冷笑道:“武则天再厉害,也不外是人间凡王,我看她能把我这花中仙子怎么样!”说罢,牡丹仙子仍然在雪中静养,不做着花的准备。

而其他的花木,都慌张皇张地着花了。话说武则天领导宫女在上苑赏花,流连忘返。她看到百花凌雪开放,充满生机,心田十分自得,慢悠悠地踱着步子,鉴赏得很仔细。

但她看着看着,似乎发现了问题——咦?那花木丛中,似有几株花木披着霜雪没有开放啊!仔细一看,她看清了:那些没有绽放的花,全是牡丹!武则天勃然震怒,说:“斗胆的牡丹,竟敢抗旨!既然你在长安不着花,就将你贬到洛阳,让你到邙山上与无数的宅兆为伍,永远不得着花!”于是,牡丹被武则天贬到了洛阳邙山。话说武则天把牡丹贬到洛阳之后,那一株株可怜的牡丹,就在邙山上与无数的坟茔为伍。

但洛阳人爱花,看到邙山上添了一种新花,家家户户都来移栽。牡丹仙子不负洛阳人,次年,各色牡丹竞相开放,邙山一片姹紫嫣红。这时,武则天也来邙山春游。她看到山上人山人海,很是热闹,就敦促车辇加速,到跟前去看个究竟。

不看不知道,一看她吓了一跳,牡丹着花了!基础没有把她的圣旨当一回事!那么多人来看牡丹,不正是让自己尴尬吗?武则天很沮丧,只好顺便看看洛阳牡丹。只见洛阳牡丹与长安牡丹有所差别,千层叶瓣,万种颜色,小的如月季,大的似葵花,千姿百态,娇艳无比,真真喜欢死人!可是武则天不喜欢,反而很生气,她还记着去年冬天牡丹抗旨之事,于是说:“好一个牡丹,你在长安不开,跑到洛阳来卖弄风骚、招蜂引蝶!我要把你烧死!叫你断种旷世,看你还显摆不显摆!”于是她命人纵火烧山。游人一哄而散,牡丹被大火困绕了。

纵火之后,武则天就怒气冲发地回宫了。次年春天,她又来到邙山,想看看牡丹的焦枝枯叶。但她看到的却是开得越发娇艳的牡丹,前来鉴赏的人也比头一年多。

她弯下腰来细看那枝叶,虽然带着火烧的印迹,但根茎粗壮,花叶茂盛,生机盎然。洛阳黎民告诉她,牡丹被火烧过之后,生命力越发旺盛,酿成了焦骨牡丹。

武则天被牡丹的坚韧所折服。她叹了一口吻说:“牡丹不屈服,焚后犹自开,看来这是天意不行违,民意不行欺啊。唉,朕已经老了……”洛阳“水席”的驰名,也与武则天有关。

听说,有一次武则天巡视洛阳,洛阳的地方主座就以“水席”供奉,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武则天品尝了这荤素混作、名堂众多、清新适口的宴席,不仅自己赞叹不停口,还询问陪侍的臣僚味道如何。臣子们见女皇喜欢,固然都随口赞同。由于武则天的勉力推介水席就从民间进入了宫廷,每逢有什么喜庆大典,武则天总以水席犒赏臣下,登上了风雅之堂。臣僚们群起仿效,政界上的宴请,也多用水席,因此唐代就把水席称为“宫廷宴”、“政界席”。

由于宫廷和官府的盛行,水席就更为普及了,制作技术,名堂造型等也更富厚,更生长了。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是“牡丹燕菜”,原称为“假燕菜”。所谓“假燕菜”,就是以它物冒充燕窝而制成的菜肴。

传说武则天称帝后,天下太平,民间发现了不少的“祥瑞”。一年秋天,洛阳东关外一块菜地里长出了一个明白萝卜,长有三尺,上青下白,被当成祥瑞之物敬献给了女皇。武则天大喜命御厨将之做菜。御厨对萝卜举行了多道加工,并掺入山珍海味,烹制成羹。

武则天品尝之后,感受香美爽口,很有燕窝汤的味道,就赐名为“假燕菜”。宫廷和政界的喜好,极大地影响了民间的食欲,人们岂论婚丧嫁娶,还是待客娱友,都把“假燕菜”作为桌上首菜,来开始整个宴席。厥后,随着时代的推移,武则天的赐名逐渐湮没,人们将之称为“洛阳燕菜”,或简称为“燕菜”,流传至今。

1973年10月,周恩来总理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观光。著名厨师王永生、李大雄经心制作燕菜,招待二位总理。总理一连要了两道,食后同声歌颂。因菜中雕有牡丹花,故周总理滑稽地称为“牡丹燕菜”。

今后,洛阳的“牡丹燕菜”誉满中外。被团结国教科文组织列为“世界文化遗产”的龙门石窟,也留下女皇武则天的一段韵事。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,之后历经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等朝代一连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,南北长达1公里,今存有窟龛2345个,造像10万余尊,碑刻题记2800余品。在诸多石窟佛像中,以奉先寺的卢舍那佛给人的印象最深刻。

奉先寺也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、能让游客驻足停留时间最长的露天摩崖大龛。它兴建于唐朝咸亨三年(672年),其时荟萃了最顶尖的匠师,花费四年时间才完成。佛龛内主佛卢舍佛像镌刻得慈祥和善,方额头宽下巴,丰满富态,传说是照着唐朝女皇武则天的相貌镌刻的,因此,当地人亦称为“武则天像”。

据《造像铭》纪录,奉先寺兴建时,武则天曾捐助自己的脂粉钱两万贯来镌刻大佛,同时亲自到场了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。武则天在洛阳,还曾制作明堂。明堂是儒家的礼制修建,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,凡祭祀、朝会、庆赏、选士等大典均在此举行。

因此,对明堂的制作,都由天子亲自过问,天子很是重视。垂拱三年(公元687年)春,武则天命薛怀义推倒东都(洛阳)乾元殿,在此殿基础上制作明堂。

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正月,明堂正式建成,历时不到一年。明堂修建得相当壮观华美,其底层是方的,上面两层是圆的。在整个修建中心,由一根十围的庞大木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,再从木柱上架设承托每层栋梁的斗拱,再用铁索贯串其间,使其牢靠。在明堂的底下用铁筑成环水渠,水渠上四面设桥与明堂相连。

在明堂的北面,武则天又命薛怀义造了一座天堂。这天堂主要用来安放一尊大佛。明堂、天堂建成后,武则天不仅在这里举行国家大典,而且常在这里举行无遮大会,每举行一次,用钱万缗,热闹特殊。

证圣元年(公元695年),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,武则天于乙未日(十六日)在明堂再次举行无遮大会,运动摆设全由薛怀义。因薛怀义是武则天的红人,不少朝中大臣都来捧场,因此,热闹很是。当薛怀义得知武则天与新宠御医沈南缪在宫中作乐时,醋意大发,大为不满。于当日(十七日)起更以后,赶到天堂纵火,致使明堂天堂全部烧毁。

武则天来到洛阳,有感于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,便利的交通,以及繁荣的经济,优越的自然条件,于是就声言:“永居洛阳,不回长安!”武则天一生荣辱都与古都洛阳息息相关,可以说洛阳成就了武则天的帝业,武则天缔造了洛阳近半个世纪的辉煌。


本文关键词:与,洛阳,有关,的,100个,历史,名人,系列,之,爱游戏体育官网

本文来源:爱游戏体育官网-www.shunandlbx.com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电话

092-225169424

扫一扫,关注我们